本科生教育

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正文

工程管理专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4-30

一、专业建设过程

河北经贸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始建于2007年,现已培养了本科生近1000名,研究生近100名,很多同学已成为国内工程建设行业的骨干人才。

二、专业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与业界需求,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并掌握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以及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相关法律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决策能力,能够在建设投资、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建设监理、金融、工程咨询、政府部门等单位从事建设项目决策及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设置有硕士点,优秀学生可报考(或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或根据其自愿推荐赴美国、法国等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三、师资队伍建设

从2007年正式成立工程管理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建设,本系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正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人。部分教师享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和“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等多种称号,并被聘请担任政府经济决策咨询团专家,在全国性学会、研究会中担任职务。教师毕业于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师资队伍在年龄、职称、学位、学缘等方面均为配置合理。

四、专业课程建设

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涵盖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规四大平台课。其中技术类课程有土木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程图学、工程结构、工程力学、工程测量、装配式概论等;管理类的课程有管理科学、管理学原理、工程项目管理、BIM理论与应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国际工程管理等,经济类的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工程经济学、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项目融资、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法规类的课程有建设法规、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在大学本科四年中,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可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的工程管理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以范式教学改革为契机,积极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目前,本专业有《工程项目管理实务》省级示范课和《工程概预算》校级精品课。此外,本专业积极推动案例教学,目前已在国家工程管理教学案例中心库相继发表《涿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物流中心选址项目》、《A市轨道交通S号线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管理》、《BIM技术助力石家庄市汇明路综合管廊项目全生命期智能化管理》、《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PPP模式创新之路》四篇教学案例。本专业还建立了成熟的以赛促学机制,学生连续多年在数字建筑创新大赛、全国BIM算量应用技能大赛、“斯维尔”杯BIM大赛中取得一等奖优异成绩,在京津冀招投标大赛中也获一等奖。

五、专业特色

(1)工程管理专业以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为根本,强化专业建设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专业办学质量。专业将根据学校财经特色优势,以新财经教育改革为契机,打造了“工程项目投融资决策”、“工程造价”、“BIM信息化管理”的专业特色方向,并在行业与业界取得较大的影响力。

(2)学科带头人强,师资队伍结构好,富有较强的科研创新精神。近年专业引进多名青年骨干人才,申请主持了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发表专业高水平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7部。

(3)工程管理实验室配备了广联达(土建+钢筋算量、工程云计价、BIM5D)、斯维尔(工程算量、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施工管理)等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类专业软件以及万霆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目前在新财经教育背景下,正在积极打造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本专业目前已与河北建工集团、河北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冀科项目管理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电气化有限公司等单位创建了专业实践基地,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有较强的优势。

六、就业方向与考研情况

本专业学生毕业选择面宽泛,目前本专业毕业生近五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方向包括:政府发改建设主管部门等、银行等金融机构、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工程造价事务所;建筑企业(中建、中铁等)以及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设计院;投资与金融公司(城投)、基础设施建设部门(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造价、投融资决策管理、BIM建模与数字化管理以及其他与工程管理相关工作。毕业生也可考取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BIM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持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我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每年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研究生,如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